
東盟泰國正式躋身 F1 賽事主辦國,並與一級方程式管理公司簽署為期 5 年合約。賽事目標 2028年起舉辦,並選址在首都曼谷舉辦。這項重大決策不僅標誌著泰國對國際頂尖體育IP的追逐,也成為其經濟實力穩步上揚、尋求多元化發展的有力證明。泰國盛事經濟引擎全力開動,預計將創造200億美元收益。

泰國政府斥資400億全力推動F1賽事
根據泰國旅遊和體育部長索拉翁·蒂恩通(Sorawong Thienthong)表示,泰國內閣已批准一項耗資400億泰銖的計劃,其中包括興建 F1 賽道及相關配套。
比賽場地的選址備受矚目,擬定地點位於曼谷 Krung Thep Aphiwat Central Terminal (Bang Sue Grand Station)及其周邊地區。整條5.7公里的賽道將涵蓋多個曼谷地標,包括 Chatuchak Park、詩麗吉王后公園等等。賽道經過的地方,均需關閉五天。其中兩天為準備工作及練習,第三天為正式比賽。

泰國F1賽事將帶來龐大經濟收益
泰國政府預計,該賽事將為國家創造約200億美元的經濟收入。政府發言人Jirayu Houngsub表示,這一計劃不僅將促進泰國旅遊業和基礎設施建設,也有助於吸引全球目光,進一步鞏固泰國作為東南亞經濟中心的地位。 然而,舉辦F1賽事的成本並不低,從賽道建設到年均主辦費用,預算可能高達數十億泰銖。儘管如此,政府對申辦賽事表示樂觀。Jirayu Houngsub 認為泰國能夠在一年內實現「收支平衡」,且從長遠來看,門票銷售、贊助收入以及整體經濟效益將為泰國帶來可觀的回報。(影片來源:Thai PBS World Youtube 頻道)泰國總理副秘書長Jakkaphon Tangsutthitham更指出,F1賽事為本地帶來超過1千個就業機會。

亞太區域競爭激烈 泰國將成為焦點
目前,F1在亞太地區已有四場比賽,其中包括新加坡大獎賽。泰國成功申辦後,將成為第五個舉辦F1賽事的亞太國家。泰國大獎賽預料成為新加坡大獎賽的直接競爭對手,因為新加坡大獎賽是目前F1賽程表上的唯一東南亞分站。與新加坡相比,泰國具有成本及旅遊優勢,相信更能帶動旅遊經濟。作為 F1 盛事經濟之都,旅遊局亦會策建相關F1主題活動(例如音樂會、車展等),可讓廣大的遊客在泰國逗留更長時間。

為何全世界爭先舉辦F1方程式賽事?
每年F1比賽期間,都能吸引到數十萬的海內外遊客齊聚比賽城市欣賞賽事,這不僅為舉辦城市帶來可觀的消費商機,也間接帶動了當地乃至整個國家的旅遊業的發展。作為商業化程度最高的國際體育賽事之一,F1的「聚金」效應有目共睹,每年都吸引著大量車迷和遊客的目光。而賽車場本身完善的設施,也啟動了「環賽車場經濟」,這還不包括可觀的場地廣告收入、電視轉播收入以及贊助收入,這些都是帶給舉辦城市最直接的經濟利益。從長遠考慮,F1賽事也能夠極大帶動城市及周邊地區的旅遊、酒店和餐飲行業的發展。此外,興建F1賽場可以增加城市的就業機會,除了賽道建設之外,它還涉及水、電、交通、通訊、修理等行業。有專家利用宏觀經濟學分析,興建F1賽場的投資效果與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非常可觀。

成功案例,值得參考:新加坡F1方程式賽事
2008年9月,新加坡首次作為F1的分站賽,就吸引到了大批的遊客和車迷前來觀賽。新加坡旅遊局為此推出了一項名為 「Grand Prix Season」的計劃,吸引了大批來自中國、澳洲、印度等鄰近國家的車迷觀賽,該計劃不僅僅有F1賽事,還包括音樂會、狂歡節和車展,可讓廣大的遊客在新加坡逗留很長一段時間。當年F1比賽的三日票和單日票在比賽開始前已全部售罄。根據官方統計,新加坡過去12屆F1方程式賽事,總計吸引超過 55 萬名海外觀眾,為新加坡創造了15億新加坡元的旅遊收益。新加坡2022年更與F1管理單位簽下7年長約,合約效期至2028年,可見新加坡政府何其重視這個體壇盛事。

對路泰國發揮泰國「超級聯繫人」角色,協助企業經香港出海拓展業務
對路泰國積極發揮泰國「超級聯繫人」角色,協助企業經香港出海拓展業務-實現保駕護航、合作共贏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有健全法規、完善金融體系、融資成本低、資金自由進出、無外匯管制,這些都是方便發展海外市場必要條件。同時,香港政府提供「BUD專項基金」,資助企業發展東盟泰國市場。面對中美博奕大局,企業應當把握這些優勢,發展東南亞市場。
